?如何看待国家网信办就数据安全问题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有何警示作用?
借此机会,我谈一谈对某些高价值公司有重大违规行为的一种可能处理方案。
通常的处理方案是对高价值公司进行罚款。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罚少了,可能处理力度太低;罚多了,又有可能使该公司受到比较明显的打击,未必有利于某些经济宏观考量。还有一种选择是不对公司本身进行严厉的罚款,但是对相关决策人员进行严厉惩罚。当然了,如果决策人本身对于公司的运作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比如当年的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那么情况颇为棘手这里不做讨论。如果决策人本身对于公司的良好运作没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至少从公司利益角度看,直接处理公司决策人就可以做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就是这种定点精准打击资本持有者的做法可能会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恐慌,未必有利于吸引投资。有鉴于此,我认为可以采取“领导层股权内部归零”。即将应负责任的领导完全排除出公司的决策圈。在公司内部开董事会的时候,允许公司其他股东默认该领导的股份实际上为零。然后大家把剩下的股份视为百分之百,再根据其他股东在剩余股权内的份额来分配决策权。注意这个“归零”只是在公司内部决策的时候成立,在外部市场上并不归零。如果领导想卖他的股份,他依然可以拿到市场上卖。如果公司业绩好了,那这个被排除出决策层的领导的账面资产也会不断增长。
这样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犯错者的资本持有权,保障了盈利权,同时又有效打击了他的运营权。
如果觉得上述的股权内部归零制还是太激进了,也可以再妥协一步,实行有限期的股权内部归零制。即规定:该领导内部决策时股权归零是有时限的,比如说五年内被排除出内部决策层。五年后可以按照持股比例恢复其应有的决策权力。
由于被排除出决策层一段时间,即使后来恢复了决策权,该领导很多地方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架空。但与此同时他的利益基本上依然还是和公司绑定在一起的,从而很难舍弃这些利益激烈跳反造成更大的麻烦。
此外,被有限期剥夺了内部股权的领导层人士也不要太灰心丧气,应该把这个视为重新开始焕发人生第二春的一个机遇。自己受这惩罚说明之前做事做过了,但有关方面还是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对待你的,没有把你当做敌人。在时间宽松下来的几年里可以多充充电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顺便也把身体养好了。有可能过两年企业的经营不是那么好,企业内部就会有人怀念起老领导来。等限制期一到你可能就怀抱着众人的期望回归领导岗位。如果那个时候再把企业带好你的威望恐怕比以前还高呢。这样一来有关方面治病救人的计划也就实现了,可谓多赢。
原发布网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4524456/answer/259108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