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中的中国(七):对中东战争的介入程度应该超过对俄乌战争的介入程度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建议中国尽可能采取置身事外的策略,并用此种策略使中国在俄乌战争中获益极大作为理由。但我不赞成这个选择。
俄乌战争与中东战争对于中国而言,形势有根本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俄乌战争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而中东战争的混沌性很强。
在俄国下决心大打乌克兰以及北约不敢下场与俄国交战的前提下,俄胜乌败几乎没有悬念。乌克兰的抵抗意志与北约的支援只决定俄国赢得快还是赢得慢,或者赢得多一些还是赢得少一些。当然,如果俄国赢得多,未来可能有进一步往西扩张的野心,但那属于下一场战争了。
理论上,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坚决反俄,仍然有可能把俄国拖得受不了。但从中国利益的角度看这是极度不合理的。因此在排除荒谬选项之后,中国很容易判断最基本的结果,而自己也无需深入介入去影响这一结果的实现。
但中东战争不一样。这里涉及的力量对比、形势变化和玩家数量与关系都更复杂。很多人指出,此次以色列面对抵抗之弧乃至反以统一战线明显处于劣势,我也倾向于这个观点(虽然可能没有很多人信心那么足)。但问题在于,如果以色列表现糟糕到一定程度,美国是有可能被迫下场的,甚至不排除陆军入场。如此就会加大不确定性。又或者抵抗之弧表现太好,导致他们的野心大幅膨胀,结果和逊尼派的利益分配出现大问题,从而带来超越巴以关系的新的重大矛盾。再或者,以色列虽然处于劣势,但美以对冲突烈度规模控制得相对较好,而抵抗之弧也比较有定力,导致冲突旷日持久,分胜负比较困难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介入有可能深刻影响最后的结果。
第二,俄乌战争中,中国无需介入就可以稳获全方位巨大收益,而中东战争情况更复杂。
俄乌战争中的中国收益,一是俄国被迫向东看的收益,二是欧洲力量被削弱的收益,三是美国力量和精力被牵制的收益。这三项都是中国“人在家中坐,天上掉馅饼”就有的。
现在来看中东战争。在这个战争中,即使按照较为保守不太思进取的心态,中国的利益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能源保障不出现大问题;第二是能够保住中国在中东经营多年的外交成就,最突出的是协调沙伊和解;第三,使美国受到很大牵制。
现在看来,第三条是可以保障的,但前两条则未必。第二条尤其危险,特别是如果出现我之前所说的抵抗之弧大胜利之后和逊尼派王爷国发生大对撞。能源保障方面也有可能受到强烈冲击。虽然即使受到强烈冲击也十有八九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受损更深,从而加强中国的竞争优势,但这种局面不见得是国内主流希望的。毕竟本来就已经处于竞争优势,为了加强相对竞争优势而在绝对发展方面再次损失未见得是很多人乐见的。
由于上述的原因,哪怕心态很保守,为了保障自己的主要利益,中国也有必要更深地介入中东战争。军事介入不妥,但除此以外的各种手段都应该准备。
有鉴于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介入任务,我认为有关方面应该成立专门的中东工作小组,把外交、情报、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可以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临时特设组织。顺便说一下,中国如果将来要做好世界之主,类似的工作组可能时不时需要成立。
原发布网址:https://weibo.com/7823553961/NqNXBb0Rt